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张异宾:《鲍德里亚: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从电影<骇客帝国>谈起》

演讲人:张异宾

地点:2012年3月28日晚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报告厅


   首先,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到这里。每一年能来跟本科同学交流的机会也很少。过去,我也会给哲学系本科生上一个原理的导言,现在连这种机会都不能保证了。所以我会非常珍惜每一次到仙林和本科同学的见面(前年中秋晚会迎接新生的时候,我还说过几句话),我也会把在仙林与本科同学的交流看做是我自己教学活动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其次,我感到非常抱歉,哲学系学生会同学在月初就已经和我联系了,但因为其他的各种行政事务,一直拖到现在。我以为自己已经是最后一个讲座了,结果一问发现还是第一讲,所以非常抱歉。第三点,我想做一个说明,关于鲍德里亚,2009年的时候我在浦口其实已经开过一个讲座;这次为什么还要再讲鲍德里亚呢?主要是因为一个特殊的背景。在今年的10月13日,我们将在仙林召开鲍德里亚先生去世以后第一届鲍德里亚国际研讨会。届时会有鲍德里亚的夫人,有著名的摄影家、文学艺术家等八个世界级的鲍德里亚研究的专家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可能有的同学会知道,鲍德里亚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喜欢上了摄影,这一点可能受他现任夫人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这次我们的会议召开的同时,鲍德里亚夫人会带来50(张)照片的鲍德里亚精品摄影展,这50张照片已经传给我了,待会儿给大家放一下,应该说都还不错,包括色彩,感觉……因为他是世界级的伟大的思想家,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思想的因素。他有一篇关于摄影的非常重要的文献叫做《消失的技法》,很有名,也是他唯一的一篇关于摄影的重要文献。所以,因为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国际研讨会议将在仙林召开,这次讲座最重要的功能是给大家预热,因为我们会请鲍德里亚夫人以及一些重要的学者给同学们做一些报告。我自己有一个原则就是不重复讲完全一样的报告,所以这次讲座是有这样一个重要的背景的。 


  对于鲍德里亚这个人物,我们同学可能会从各种文学期刊、学术期刊包括网上的大量的资源那里了解到。鲍德里亚已经成为在欧洲甚至在全世界直接影响到多重领域的重要思想家。比如待会儿我会放给大家看的《黑客帝国》。实际上这部片子的主题和基本背景是鲍德里亚的哲学思想。这里还有一个传言,说导演曾经到法国找到鲍德里亚希望他能在电影里做一个简短的现身,但是被鲍德里亚当场拒绝,但是为了表示对鲍德里亚思想的敬意,在电影里有一个经典片段,会有鲍德里亚的一本书在电影画面中出现。实际上,鲍德里亚思想的影响不仅在电影上,在艺术评论、文学作品,社会学,媒介研究方面,他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广泛影响。鲍德里亚去世以后,他的思想更加受到重视。 


    那么鲍德里亚夫人为什么会找到我们南京大学呢?我和周宪教授,在南大出版社主编的“学术棱镜”系列丛书里,买了接近十本的鲍德里亚著作,现在已经出版了八本。从2000年开始,在我们法语专业很多教授的支持下,最早翻译了《消费社会》,然后出版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接着又出版了五卷本的鲍德里亚非常有名的《冷记忆》 ;最近刚刚出版了他的《美国》(此书在先锋书店刚刚上架),主要提出了他对美国好莱坞、主题公园等的一些判断。鲍德里亚夫人也许觉得,这些在中国会是鲍德里亚思想传播的一些重要的学术产品,所以她和我们联系,决定把这个会议放在我们南京大学,这也是我们文科知识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今天的讲座上,我给大家发了一个小册子,这只是文字稿,但今天我不可能非常细地讲鲍德里亚的哲学思想。2008年的时候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本《反鲍德里亚》,如果有同学感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去看这一本书。今天的有限时间里,我只能非常感性地,把作为一个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一位思想大师,甚至一位摄影艺术家的鲍德里亚的思想中的关键部分,特别是和当下我们中国现代生活相关的一些内容,简要地讲几个片段,让大家对这个思想大师有一定的了解,为我们下半年这个研讨会议的召开做一个简单的铺垫。那么,我们首先就来看一下《黑客帝国》里的两个很简短的片段。 


(播放电影片断) 


  这个时候, 黑衣人跟他说,你以为你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但其实这一切都是假象。后来黑衣人就带他通过电话线到了母体的背后,发现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在一个蛋当中,有各种管子和母体相接,通过物质、影像、信息的交流,我们在幻象当中看到这个世界。后来他就跟尼奥解释他刚才看到的一切到底是什么。 


   整个电影的主题就是:你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幻象,真实是不存在的。在好莱坞的严肃影大片当中,很多都是导演受到了当代一些重要的思想家的影响,《楚门的世界》就是其中一部。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的生活完全是由电视建构出来的,他生活中的所有的事件都是电视故事,唯独他自己不知道。当然,这些电影想表达的东西都不是直接的现实,而是一个巨大的哲学或者文化的隐喻,即我们的存在本身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幻象所建构,我们被它所左右,这种思想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 以后,它就会非常夸张。实际上,这种思想也不是一两个哲学家的观点。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的所谓后现代思潮之中,相当一部分思想家的思想都是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比如我们前面讨论过的拉康,比如2007年到我们南京大学访问的齐泽克先生。还有相当多的电影和这个主题相关,比如《阿甘正传》,比如我去年讲座提到过的《阿凡达》。这些电影都有很深的哲学概念和理念背景,这都是我们在遭遇现代西方文化的时候不得不在背后去弄懂的一些观点。今天的鲍德里亚,只是这个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位。 


  我想今天在介绍鲍德里亚的时候,还要简单说几个问题。讲三个背景。第一,鲍德里亚为什么会成为我的研究对象?哲学系同学都知道我本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怎么会研究起这样一位法国的所谓后现代大师呢?因为在我的整个研究过程当中,我们这个团队比较多地接触到了当代西方左翼知识分子的一些重要观点。今天下午,我们和两位台湾交通大学的两位教授交流研讨,台湾交通大学的社会研究所在研究一批法国最先锋的左翼知识分子方面,走得很前沿。这些西方左翼知识分子有一个共同的历史始发点,就是1968年的红色五月风暴。红色五月风暴和“文化大革命”在形式上有点接近,是当时欧洲的一些左派青年造反的一个运动。但是,在现代思想史里面,红色五月风暴造反运动又被视为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践行过程。这次运动一开始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因为考试与校方发生冲突,然后警察介入,抓捕了学生,然后这个学校的学生上街游行,最后导致全法的学生造反,工人罢工,最终是戴高乐总统下台。在当代世界史里,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左派革命事件。但也是在这次红色五月风暴之后,马克思主义左派在西方的吸引力急剧下降。而当西方马克思主义——按照我的说法——走向它的逻辑终点的时候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家,这批理论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直接背反,可他们又继承了马克思那种激进地批判现实的思想,鲍德里亚就是其中一位。我把这样的一些思想家称为后马克思思潮。


  2002年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我们曾经请德里达先生来南京大学。那时候他 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左派身份。在1992年前苏东垮台以后,德里达在全世界欢呼共产主义灭亡的背景下写了一本书,叫《马克思的幽灵》,讲了一句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萨特讲的一样的话,“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就是永生的”。他是把这种精神比喻为哈姆雷特的父亲,他死了,但是永远在场和我们对话,所以幽灵性是摆脱不了的。德里达到南大来做访问的时候也聊起了自己非常复杂的心境,就是在欧洲语境当中为什么他会赞同批判资本主义。鲍德里亚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起点正好是1968年。1969年鲍德里亚博士毕业,他的三位老师都是赫赫有名的左派艺术家或者左派哲学大师。第一位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列斐伏尔,他的著作是三卷本的《日常生活批判》,后面我可能还会提到他。大家还记得去年我的那个关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海德格尔讲座,在异化理论里面,马克思讲的故事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拜倒在金钱面前。我们所有人都变成了我们创造出来的金钱力量的奴仆。而列斐伏尔提出来叫“小事情异化”。列斐伏尔在他的书里讲的最通俗的故事就是,一个老太太从推着手推车进入超市到最后从收银台出来,所有的消费过程都是被控制的,所有的需求都是虚假的需求——他称之为消费的异化。列斐伏尔是鲍德里亚的指导教师,他首先有一个左派的马克思主义的背景。


  关于鲍德里亚第二个重要的导师,2006年的时候我在浦口开过关于他的讲座,他是法国最著名的先锋艺术大师,居伊•德波。我们也翻译过他的一本很有名的书:《景观社会》。我记得上次讲座的时候播放了居伊•德波的几部非常重要的电影,包括《景观社会》,还有一部《反电影》,这部电影非常有意思。当时我在开讲座15分钟前已经播放了这部电影,但是它从一开始屏幕上显示的就是白屏,然后有一个人讲话,讲完以后就有五十多秒的黑屏。当时有一个可能是计算机系的同学,非常热情,一看电脑“坏了”,就到前面去帮我摆弄电脑摆弄了半天。后来我说你不要动它,他就下来了,然后电脑又是白屏,白屏里又是一个人讲话。那么居伊•德波这个《反电影》主要想表现什么?和鲍德里亚的关系在什么地方?刚才我们看的电影里面讲:你们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影像虚构起来的东西,是一个幻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理论当中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商品堆砌起来的世界,而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的第一句话则是:我们遭遇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景观堆砌起来的世界。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幻象,一个景观,才能够存在。居伊•德波本身不是一个哲学家,但是他搞了一个很大的艺术团体叫情境主义国际,这里面有一批建筑学家、电影大师、先锋艺术家。所以居伊•德波也是影响到 70年代包括后现代整个思想的非常重要的源泉之一。他的团体中的几个重要的人物包括范内德格姆、德•赛托,他们的两本重要的著作我们南京大学出版社都翻译过来了,是《日常生活的革命》和《日常生活的实践》。在”“五月风暴”的时候,这些著作中的重要的短句都是作为标语贴在大街上或黑板上的。所以,鲍德里亚的第二位老师也是一位著名的大师。


  鲍德里亚的第三位老师同样是赫赫有名的,这就是罗兰•巴特。这个人是后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大师、符号学大师,后来成为了解构主义的重要人物,他和克里斯多形成了最重要的后现代文本观,提出了所谓作者的死亡,和福柯的观点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对照。


   这三个人的学术背景就是鲍德里亚博士毕业时的基本的思想背景。而鲍德里亚本人又是马克思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法译本的主要译者。所以他对马克思的文献非常熟悉。我把他的观点称为草根浪漫主义。这是要给大家交代的几个重要背景,我们下面来简单地看他几张照片。
 
(放映照片)
 

   第二部分我们就简单地讲几个关于鲍德里亚的故事。我们先从他的第一本书——《物的体系》——说起。1969年前后,鲍德里亚博士毕业,《物的体系》是他出版的最早的一本书。最近两年我一直在做海德格尔,按道理我今年做的报告应该是关于海德格尔的最新进展。我也在这里预告一下吧,10月份的时候海德格尔的孙女将来仙林和我们同学们见面,为什么请她来呢?主要是因为她会带来一批还没有问世的海德格尔的珍贵的影视资料,我们虽然没办法见到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但是它会给我们带来关于海德格尔生活当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 


  按照我的想法,这一本书其实不应该翻译成“物的体系”,在法文、英文里 面,它用的都是“客体的系统”这样的概念。因为在我看来,鲍德里亚这本书是他哲学建构当中最重要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开始实际上是和海德格尔的哲学完全相关,主要是依据了《存在与时间》中对我们的周围世界所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我们的思政课的哲学原理都是这样告诉同学们的,有一个外部的客观世界,我们的意识反映外部世界,这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其实,从马克思开始,到海德格尔,再到鲍德里亚,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 “周围世界”,大家一定要注意,这和我们公共课的哲学教育中说的客观世界不是一个概念,这不是指离我们而存在的一个客观自然的物质世界。包括刚才电影里也讲到,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这个世界本身都是一个与人相关的世界。所以鲍德里亚的《物的体系》这本书一上来就破解了这个概念。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构成的?是外部那些和我们没有关系的物体吗?是自然存在吗?他的思考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和我们人的生活存在密切相关联的、我们制造出来的事物的体系。我具体地解释一下这个观点。离开了唯物主义的哲学之后,我们会发现身边各种物与物之间实际上是有着重要的关联的。海德格尔举过的一个关于讲台的例子。比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我一走进报告厅的时候,我们第一眼都会看到这个讲台。胡塞尔的现象学就是讨论,这个讲台是如何显现出来的?他的结论是,人们看到讲台本身这个经验恰恰是被建构的。然而,海德格尔突然换了一个方式,他说有两种人走进教室的时候看不见讲台,第一种是黑森林的山民,这个山民从后面走到台前来,他不会知道这个东西是一个讲台。第二,塞内加尔的一个黑人站在这里也看不到这个讲台。那个山民会看到一个木制的东西;而塞内加尔的那个黑人会看到一个可能抵御敌人射过来的弓箭的东西。海德格尔问:为什么他们看不到这个讲台,而我们能看到?请大家注意,海德格尔说,每一瞬间我们的“看到”的时候,都有一个和我们日常生活非常熟悉的世界在瞬间当中连带出来。我为什么知道这是讲台?如果一个从幼儿园开始就和整个教学环境没有任何关系的话,我们是无法体知这个讲台的。包括“老师”,山民和塞内加尔的黑人也不会知道我是老师;你们走在校园里,他们也不会把同学们认知为大学生。实际上,正是周围世界建构了我们每一个瞬间对世界的感知。比如苹果的乔布斯。乔布斯的很多想法都是在改变我们对世界感觉和建构的方式。我前两天还和一个同学开玩笑,原先的开关一定是一个旋钮从左边向右边旋转,然后“咔吧”一声关上。乔布斯说我们能不能没有开关?所以在Touch最早的机型当中是没有开关的,后来的开关变成了从左到右。过去的照相机是一个镜头伸出去然后把一个场景拉近;乔布斯在苹果的产品上是三个手指头一撑。大家注意,周围世界的存在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乔布斯的苹果是在改变周围世界的建构的重要方式。海德格尔、鲍德里亚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周围的世界是由人的劳作过程建构出来的一个功能性的、物体之间的关联,而不是我们过去讲的一种离我们而存在的客观的外部自然界。这是哲学世界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改变。鲍德里亚在这本书里,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是从事物的相关性建构起一个周围世界,然后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建构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鲍德里亚从这个概念和这个故事入手,他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是一种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现实的观点。他发现,在他当时面对的欧洲现实社会中,我们周边的社会生产中实际上出现了一种外部的生产的物品系统对我们人的生活的控制。他说过去的传统的生产是具有工艺性的,从一个工匠的手里做出来的所有的物品都不会是一样的。比如鞋匠,每天做皮鞋但是他做的鞋都不可能一样。但是鲍德里亚说,当进入现代性的生产过程的时候,有一个核心的概念发生作用,他把这个概念命名为模式生产。怎样理解这个模式呢?刚才我们讲到乔布斯,在整个苹果系统当中他所建构的全新的观点,这个观点是打开世界的方式。鲍德里亚说,今天的生产当中出现了一种以模式的系列生产的过程支配产品和我们周边世界的过程。这个非常抽象,我来举一个例子。很多同学都会用照相机,也见到同学们买佳能或者尼康的相机。鲍德里亚刚才讲的意思就是,产品本身会被人们人为建构出来一个模式,这些模式相互链接,比如说在尼康相机里,从最早的D100,然后D50,D40,D40x,然后D200,D300,当然它们都是为D700的发布准备的,不过我们都知道最近尼康又发布了D800。我们从这里来理解模式生产的系列对我们的控制。每一个系列和另外一个机型出来的过程当中,都会有人为制造的一个差距,或者说像素差距、储存卡的差距,这些差距存在是为了把所有消费者口袋里的钱拿出来。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所有的差距是生产的缺陷性差别,这个差别是在那个系列过程当中一次次把消费者的欲望变成幻灭的过程。 


  奥迪A6出来之前,前半年吧,出过一款A6排量2.6的汽车,这个汽车在产品设计上就是缺陷型汽车,它的寿命很短,它的出现是为了A6本身产品的出现。在资本家整个设计产品的过程中,相机的像素等方面的技术现在就能达很高的状态,但是,资本家会通过无数的间距依次地制造,它得通过这个系列的产品把消费者口袋里的人民币掏出来。我再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同学们回家里看一下,中国人家里面堆放着的可以用的多媒体播放器,像垃圾一样地成堆。从最早我们的卡式的录像带开始,录像机,然后中国还有VCD,还有一个过渡性产品叫DVCD,然 后再到DVD,请大家一定记住我下面的这段话:2006年我到美国去的时候,美国所有的借租录像带的商店仍然是录像带,然后直接从录像带到DVD,只是在中国这个市场中,刚刚说漏了一个,还有一个LP,这个非压缩的大的光盘,我们同学可以看到,所有这些东西是依次把钱从(消费者)口袋里掏出来,一次制造一个,也就是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缺陷是制造式的缺陷,也就是说产品制造出来是为了消灭它的,这是我们周围的世界里面,生产性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物质体系》这本书的后半段,鲍德里亚第一次非常深刻地透视了资本家是如何通过商品的模式生产控制我们的存在。如果我们要理解电影中那种幻象对我们的控制,我们想一下成龙大哥,还有歌星王力宏吧,反复拿着佳能和尼康的相机出现的时候,就是我们口袋里的人民币按都按不住的时刻(下面第二部分我还会再讲到这个广告的问题)。所有的这些外部的物的体系构成世界通过一个生产的模式、产品的缺陷性设计对我们的控制是不知不觉的。大家想想看,这是非常让我们沮丧的一件事,然后我们所有人都不断去买,从touch到iPad,中国消费者跟全世界的消费者一样,从iPad1到iPad2,从 iphone4到iphone4s,然后,每一次(产品)出来后面都是数着钱笑的老板。


  我观察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失败的例证。是什么呢: 我在很多资料上看过,国外的很多公司,在DV的生产上,光盘存储制作的技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在美国和日本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卡带的DV是用在什么时候呢?是2006年前后。所以这个技术是锁在柜子里的,它不会拿出来,只要有一个市场,我一直卖卡带,然后模拟带、数字带,然后索尼公司终于在2007年前后推出了 光盘式的DV,它的光盘很小,15分钟,我在东京买到的光盘,分15分钟和30分钟两种,非常麻烦,因为每一次要换光盘,光盘的操作也十分麻烦,每次要锁住,然后打开然后再次录制。有趣的是,当时它的产品预测没有实现,因为它被中国冲击了,中国非常迅速地实现了硬盘储存,迅速地从10G到30G,日本的几个光盘厂商的光盘DV都非常短命地没有撑过一年就消失在市场上了。这是资本家们如意算盘失算的地方。如果没有中国这个市场的介入的话,因为中国现在研发力量非常强,而且受西方的影响,我们在多媒体这一块,做得是他们3倍那么的厉害,你有1我就10,你有10我就变成1000了,所以的西方资本的序列资本在中国被打破了,所以很多国外公司就非常沮丧。这个我觉得倒是鲍德里亚非常希望看到的。


  再给大家讲个笑话,就是齐泽克先生在2007 年第一次到中国来访问,他在我们这里待了一个星期,他讲了一个故事,是跟中国有关的。他讲了什么呢?就是有一天,他在美国的录像店门口,看到这么一句话:“不要买盗版光碟,买盗版,就等于支持共产主义”。因为,很大一部分盗版光碟都是中国生产的,所以美国人非常恼火这个知识产权的问题。齐泽克跟我说:“一看到这个标语我就非常兴奋,我就偏要买盗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左派思想家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是,数码时代实际上是私有制真正破产的时代,因为复制太容易了。我们后面讲到鲍德里亚就会讲到文本的消失,就是拟真性是讲什么呢,是讲过去我们有个手稿,一写一个手稿然后很珍贵。现在我们有电脑,就大家在电脑上面写作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以后我们是一个无档案的时代,因为你没有原始手稿,你最后交给出版社的,如果你没有故意储存,也就是说每修改一次储存一次的话,你修改的痕迹都没有。所以齐泽克在南京,他跟我讲,哪有卖盗版的?我就是要买!


  所以我们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体知,鲍德里亚第一本书中讲到的:什么是物质体系。我们生产出来的这个物质世界,反过来成为一个盘剥我们的东西。这也是这个电影的背景,就是一个巨大的幻象包围我们,让我们丧失我们自己的真实。所以刚才黑衣人说:什么是真实,真实是不存在的,真实已经死亡了,所以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这是第一本书里面我选一个故事跟大家分享。所以在这本书里面有个概括,就是说今天在消费系列当中,在物质体系当中,生产出来的物品的品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生产为了死亡。我们自己可以去体会一下我们的手机,我们可以去看看我们的手机,iphone什么乱七八糟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耐用、长久,过去我们骑的自行车,就我现在还在骑的自行车,是30年以前的凤凰自行车,那时候骑自行车最重要的观点是什么?耐用。你看,30年还能骑。而现在系列生产里面制造出来的这个物质体系当中的东西是什么呢,系列生产的目的就是使东西早日地死亡。就是如果你的iphone1不扔掉,iphone4就出不来,所以彻夜在店门口排队在疯狂追逐的人,他家里一定会有一到两台iphone在家里躺着。今天的产品生产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死亡。所以这个导致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大家注意,不是每个人自主的选择,而是我们被一个巨大的惯性牵引着的选择,发疯一样去追逐。


  那么,第二点,我再选鲍德里亚书里面的一个故事。因为我们不能给大家讲这些书的观点,因为鲍德里亚的观点猛一下是读不懂的,你拿一本书来从头到尾每一个汉字都认识,但是并无法知道他在说什么,这帮法国哲学家,包括像海德格尔这样的人都是如此。所以我没有办法来讲他们的学术概念,那会很闷。我们通过故事来体知这些吃得特别饱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大师们,他们在说什么,为什么在全世界有这么巨大的文化影响。我选的第二本书是《消费社会》,这是鲍德里亚1970年前后的成名之作。“消费社会”这个概念后来为什么在社会学里面影响很大,成为现代在研究消费问题、社会学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么我也是选取他在书里面最早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在这个观点之中, 跟前面的思考是相关的,前面的思考是:我们为什么发疯一样地去买,我们为什么在国外的一些商店,像巴黎的老佛爷的店里,买LV包,我们为什么会追逐 iphone?我们为什么会追逐iPad?在这本书里面,鲍德里亚就回答了这么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发疯一样地追逐物品?因为第一个问题讲的是:那个物品是什么?怎么生产出来?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追逐物品?在这里我主要选它的一个观点,他讲得非常的复杂。我只讲他的一个故事:就是他关于广告的反思。


  大家可能知道,本雅明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献,即对拱廊街的研究,这是他最早对巴黎的百货商店的一个透视性的批判分析,它影响了后来很多消费研究、批判研究。这里也会想到我们刚才讲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列斐伏尔讲到的一个超市里的故事:就是在超市里面,我们推一个车进去,选商品最后到收银台去交费,这个过程里虽然可能有推销员推销东西,但是大部分的过程都是我们同学们自己实现的。然后列斐伏尔就说:真是你的购买过程吗?


   列斐伏尔本身的结论是否定的。他说,在所有超市里的一切选择,都是被控制的。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判断。我们不妨听听鲍德里亚的分析。他说,我们在消费中为什么会被控制?他说,这背后的黑手就是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制造欲望的武器——广告。一讲到这个,我就想讲一个特别好玩的事情:这跟我们今天讲的故事相关的。广告是什么?每天我们都遇着广告。广告的危害性在欧洲是在40年代开始反思的,在中国呢比较少,(因为)广电总局有一定的限制,刚开始的限制。最近最好玩的一个事情是重庆模式,我一讲大家就要笑了,在所有的卫视里面把所有的广告都强制去掉。仙林我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反正在我们宿舍区,在南大的很多地方,电梯,一共四面面壁吧,有一面是开的门,然后三面是广告。你往哪看都不行,而且更过分的是我看过那个开的门上面也有广告!我在东京和香港的地铁里边,只要是眼睛看的见的地方,全部是广告。也就是说,你眼睛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空白的。广电总局今年发布了一个公告说,电视剧里面不准插播广告。这下好了,把一集当中中间的部分全部放在两集当中了,所以那个时间肯定上个厕所回来还没完,我们都很讨厌广告,因为我们每天看电视剧的时候,它老来。很多电影频道为了不让你走会告诉你,还有三十五秒。你特别喜欢的电视剧就不会走开,然后就数着那个秒数到它消失为止,或者你到别的地方去,看手表等广告消失。广告能不能被关掉,这是鲍 、德里亚讨论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我们不看广告,一有广告就换掉,广告有没有被关掉?


  广告是关不掉的,因为广告本身它的对象不是我们的意识层面, 所以我在博士生功课里面让博士生做的第一个心理实验是,大家今天回家睡觉之前做一个心理实验试试看,我们现在把我们从记事开始,从爸爸妈妈到幼儿园老师的所有东西都放到旁边,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是你自己的,99%的同学最后都十分沮丧地发现,我们每一个个体什么东西都没有。因为全是爸爸妈妈教我们的、书本上看来的,然后实际上这一切我们能够拿走的东西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被压抑的欲望本身。最拿不走的是什么呢?后来克尔凯郭尔说最拿不走的是痛苦。小百合上经常有四年级的同学说:今天我要告白。后来说:我失恋了,帮帮我吧!那么所有没失恋的人一看这个痛苦的人很折磨自己就说:哎呀算了总要过去的。但是他的痛苦是其他人永远都替代不了的他的痛苦。你看,我们有答案了,痛苦是我们自己的。我跌了一跤,崴了一下,痛是我们自己的。我的情感体验是我自己的,说轻巧话的人,他体验不到,我的痛苦是特殊的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神经病一样。大家一定注意,弗洛伊德后来发现,人的本身的欲望是人本身最原始的存在,而所有理性的东西都是后来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因此被压抑的无意识是最重要的,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超我是外部世界,请大家听清楚,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这个故事好玩,是为了广告所针对的对象不是那个能够被拿走的意识层面,就是我自己能够把它关掉,它所针对的对象是弗洛伊德说,我们的最本体的那个被压抑了的无意识层面。有一本书我非常喜欢,是美国一个作家写的,叫做《欲望的制造者》,它整本书是在讨论广告制作的艺术,它是批判主义的。所有广告是非常精细的。中国现在的广告刚开始比较好了,过去是非常粗糙的,它是靠着反复出现,比如说,“羊羊羊”,比如说,一到吃饭的时候就”肛泰”,对不对,大家都记得吧,就非常讨厌,想把它关掉,它是通过一次出来讲三句话,重复三遍,然后一个晚上出来15次、20次,大家算一下,它来一年的广告,你能关掉吗?


  实际上,我们观察一下,比如我们今年回家,假期回家,你会有个最重要的发现,在所有的孩子那里,广告是能完全被背出来的,因为孩子不会去主动地抵制广告、关广告,没有,孩子因为他们本身是比较原发性的,因此广告里的每一句歌词,广告的所有表情,他都能够复述出来。我们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呢?不是。你什么时候被控制,什么时候才能表现出来,我们再回到列斐伏尔那个著名的例子:你走进仙林所有的超市,每个同学想一个问题:你会不会去买所有的东西,去买你从来没听说过的东西?我去买牙膏,所有见过的我都不要,我专门买没有听说过的牙膏,然后买方便面,什么康师傅什么的都不要,专门买从来没听说过的方便面,有没人这样的举个手我看一下?——哦有两位、三位,好,一个非常坚强的自我的人,绝大多数人在一般的老百姓的常识消费观念中,99%的购买过程实际上是通过知名性选择的。所以我们会想,中央电视台在每天的新闻联播前后、天气预报前后,那个广告竞标王,就是每15秒钟不到一分钟前后,基本上是3 个亿到1.5个亿人民币,过去我们会想厂家和老板是精神分裂的,拿那么多钱去买广告或者是买一整晚的广告,鲍德里亚说,真正神经病的是所有的购买者,因为所有的广告费用全部是进成本的,所有的广告费用是我们这些买东西的人出的,不是老板出的。最近看孟非好可怜,就是那个海天黄豆酱,他每天都要讲海天黄豆酱非常好吃,你会觉得特别难过,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付了钱嘛。再比如,某电视台的一档相亲节目。实际上在去年年终的时候,它的冠名费用是5000万人民币,步步高吧好像是,然后11点重播的时候,3500万,就基本上到了娱乐性节目能达到的最高端了,所有的这些费用,实际上是计成本的,是通过我们每一个具象的购买来付出的。鲍德里亚关于广告的分析是非常非常有趣的,我大概地念几个他的分析给大家听:广告的窍门和战略性价值,是通过他者——这个他者我待会儿再做解释,是拉康的一句话,待会儿我再讲——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社会神话产生欲望。它从不与单个人说话,而是在区分性的关系中瞄准他,俘获其深层次的动机,这个动机不是说我们要,是你被压抑了的无意识的欲望,它是被制造出来的。就像是我们现在中国,所谓的成功人士,满街做着宝马的广告、别墅的广告,在所有的影像的生活引导中, 已经成为了一种成功和我们人生的基本过程,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这点呢,广告本身控制的不是我们显性的意图,而是我们看得见的欲望。所以在中国的飞机上,十年来的变化是非常有趣的,现在的飞机里面,所有的民航的杂志,做的全部是高端的奢侈品的广告,十年前不是这样子的。现在这里面卖的手表全部是十几万的手表,全部是60万以上的宝马汽车,就是整个的欲望是这样子被制造出来的。也因为现实中已经有这么一个利益集团,已经制造出了这么个现实过程,因此这些东西成为一种他者,已经成为我们欲望的一种内驱力,实际上广告最大的特点是暗示性,刚才我讲的“羊羊羊”!实际上是非常粗糙的广告,真正拍得好的广告在欧洲,在欧洲影像技术和美学最高端的实现,无一例外都是广告。我们国内目前能够看到的只有那么几个,我跟大家说一下,比如说洋酒的轩尼诗广告,就洋酒的XO那个广告,那个广告实际上就是一个画面,那个画面中只有一个女的往沙发上单腿一跪,然后回头一笑,你说一个广告,一个酒的广告,它实际上是一个意向性的欲望。原来香烟可以做广告的时候,箭牌香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男孩走路,一个画面是箭牌香烟画面,穿过画面后他成为一个骑在马上拿着高尔夫棍的白马王子。这是一个意向性的欲望。


  齐泽克曾经举过一个关于可口可乐的例子,我们知道有一种可乐叫健怡可乐,其中会把糖或者咖啡因去掉了,齐泽克问道,如果我们把可乐中唯一有价值的成分free掉了,我们喝的是什么?喝的是一个巨大的空无,为什么要喝这个巨大的空无,因为是张惠妹、刘翔……所有一线电影明星、歌星和体育明星做的广告。在喝可口可乐时,我们都幻想着明星感。所以说,你喝的是什么,你喝的是一个巨大的、由广告制造出来的幻象。而且更可怕的是,可口可乐,包括肯德基这样的东西,有一个好玩的东西就是:本土化。我们都知道,肯德基已经做稀饭了,做北京鸡卷了。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个巨大的展台,我们中国的可乐是有中药味的,印度的可乐是有咖喱味的,全世界可乐都有属地化特征,它必须是本土的欲望化制造。广告实际上是一种同谋关系,它让我们在一个非常光环感的过程里面,欲望着他人的欲望,可是,当一个在广告里特别好的东西,一放进口袋里,就任何光环感都没有了。这个时候,成龙大哥和力宏哥又拿着一个新的相机出现了。更要命的是,在消费过程里,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个物品参考另一个物品,一个消费者参考另一个消费者。大家想,这个LV包为什么会让人发疯,中国的物化到了什么程度,我去年讲的,一些中国人脖子上戴一个手指头粗的金项链,黄金、贵金属。当我们自己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我们就会用物来表现自己,这就是马克思讲的,人的异化。在这个物化过程中,有非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年轻的一代人深深思考:所以广告的故事难道讲的只是西方的问题吗?这个问题在中国比任何地方都严重。所以消费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存在的意义就变成了以追逐宝马、别墅、高工资等一种物性的财富为人生目的。回到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我们从过去抽象的共产主义理想,变成欧洲人眼中的实惠小人,是一个进步,也是一个倒退。那个别墅、宝马汽车真的是我们一生所追逐的东西吗?人存在的意义究竟是物质财富,还是存在本身。像鲍德里亚这样的大师,在他的著作中反复思考的问题都是这样的问题。这是第二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我选1976年鲍德里亚出版的,我认为是他晚期最重要的一本书,叫《象征交换与死亡》,正是在这本书里面,他第一次提出了一对重要的哲学概念,就是“拟像与拟真”。我们简单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说明。在前面我们提到的居伊•德波的电影里,基本上没有任何他自己拍的东西,他拼接了各种广告画面和影像来说明今天的世界为什么是由影像和景观建构起来的。他认为,看起来我们是在物性地生活,实际上这一切都是被景观所支配的。到鲍德里亚这里,被系列生产出来的周边的物性的世界,在广告制造出来的诱惑中,我们被生活,而不是我们自己去选择生活。我们被指引走向“富足”的顶端。这个从一开始就是巨大的幻象。就像在商品经济当中,从斯密到马克思,我们都知道的一个真相是,商品经济的社会是一个沙漏模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定是在社会底层,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会同时具有权利、财富,和其他的(东西)。但永远有一个幻象告诉我们,大家都可以去坐宝马汽车。在这个过程当中,鲍德里亚思考的问题是:今天这个世界到底是个真实的(世界)还是个被制造出来的模拟的幻象?他的结论是,这个世界本身是个巨大的投射出来的影像,我们上面两个故事是这个影像的建构和机制,它非常复杂。所有传媒过程,都是制造这个幻象的巨大的工具。就像我们特别不能理解的凤姐啊芙蓉姐姐啊,怎么还会有人一年给她三十万让她做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还有这么多人去点击她,跟着她走。德波讲过一句话,他说“一个存在事件只要三天不去讨论它,它就不再存在了”。这句话是非常深刻的。大家想一想,一封杀,张惠妹就不存在了,作为一个歌星,她最好的时段没有了,她再出来大家也不要听她的。所有这种存在都是在影像的建构当中出现的。大家要记住它“一个存在事件只要三天不去讨论它,它就不再存在了”。我们从这里去体知,这些思想家想讨论的到底是什么问题,他提出,这是个巨大的被建构出来的幻象,不是真的说像尼奥一样,放个虫子到肚子里面,然后变成一个幻象,再后来从电话线里逃走。它是故事的隐喻,它讲的事情,就是现实中会发生的事情。因此,鲍德里亚得出一个非常恐怖的结论:“真实,在它没出场的时候就死亡了”,这句话实际是上是拉康非常重要的一句话“真实其实从来没有出现过”,所以我关于拉康的那本书的标题叫做《不可能的存在之真》。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当中还遭遇真实呢?鲍德里亚说,我们生活当中所有的真实都是拟真,在拟真当中产生的真实他称之为超真实,而且这个超真实更要命的地方是比真实还要真实。这句话是听不懂的,我来给大家举例子讲故事,在《美国》一书中,鲍德里亚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就是主题公园。在他看来,主题公园实际上是一个被生产和制造出来的幻想的集中地。我们南大同学将来出国去美国的机会,是最多的,物理系、化学系,将来你们去一定要记住我讲的这个话,就是所有人在排队去看一个被制作出来的景象,比如说《水世界》里面的一个片断,大家围坐成一圈然后里面表演一个电影里面的虚构的事情,或者一个街景的枪战或者一个跟着火车进到山洞里面到处都是火车撞车的情景,就是,电影的一个所有幻想的一个集中地。我去年又去了一趟那里,又增加了一个飞机坠毁的现场。一个巨大的飞机的一个残骸,很多电影都是在那个过程中拍摄完成的。他会告诉你这个电影的拍摄过程。迪斯尼还有类似的相当多的主题公园,鲍德里亚在《美国》里面说,实际上这是一个生产幻想的过程,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生活过于平凡平庸,因此我们要在一个幻境当中去体验一个新奇的过程。在这个相比较的过程当中,就是美国人会一遍一遍地买票去这个公园里面。这个故事只是鲍德里亚所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制造出来一个根本不是现实当中的场景——主题公园来制造一个幻想,但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现在我们生活的所有的结构都不是我们生活本身具有的,而是影视作品和媒介图像建构起来的。这样的观点大家可能都不太能够接受,我再讲一部电影啊!我一讲同学们就会笑,韩剧,会发现我还看韩剧,最好的几部韩剧我都看过,当然最早是陪女儿看,但后来发现韩国电影实际上拍得非常好。我要讲一个韩剧大家可能非常熟悉,就是《冬季恋歌》。这个《冬季恋歌》放映的第二年,我去了韩国,大家都知道 这里面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场景,一个场景就是他在中学,就是裴勇俊和崔智友两个人刚刚好上,其中一个场景就是很长的一条路,两边都是树,他们两个穿着学生服然后骑着自行车,崔智友在后面两个手臂一张,很经典,然后当时那个很好听的音乐就起来了,而第二个场景是在雪山上,裴勇俊撞了以后不就失忆了,他不记得了,这个我在拉康的书里面专门提到过,就是拉康说人实际上是被符号建构起来的存在,过去我们不太理解这个电影里面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突然被撞了, 你所有的记忆都丧失的时候你根本就不具有你原来的全部存在。大家想一下这个事情,因为这种电影中类似的这种哲学点也非常多,当然这种电影后来重复很多这个主题也就死掉了。当时裴勇俊在这个壁炉旁睡觉,然后崔智友把他的眼镜取下来,想看下是不是她原来的那个恋人,大家一定记住这句话,就是这两个场景都是电影当中虚构的场景,小说是虚构的,本身也没有这个地方,但是第二年这两个地方成为了游览胜地。就是韩国的年轻人穿上学生服,然后租自行车,大家都是女孩子坐在后面男孩子骑车子,然后到了那个雪山上面、那个壁炉那里,有一个招牌,裴勇俊和崔智友在此拍摄过什么什么场景,所有的人就跟那个壁炉合影。在济州岛上,有一部电视剧在那里拍摄,是宋慧乔主演的一个电视剧,整个一个山头都是假的,做出来的假教堂,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在山顶的那个草地上亲吻的那个地方,做了两个石头的脚印,一双大的是男孩的一双小的是女孩的,然后无数的人跟那双脚印合影。大家都笑了,实际上在大街上我们就经常会看到一些女孩的穿戴甚至某些女孩的发型都是无意地从电视上模仿的。鲍德里亚说,影像成为我们的存在,实际在生活当中根本不存在的光鲜的东西都在影视剧中,在所有的现实生活当中影像和所有这种虚构出来的存在方式,已经成为支配和压抑我们真实生活的重要的内容,这就是鲍德里亚在这些书和《黑客帝国》这部电影要警示我们的方面。


  说到底,也就是我们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所弥漫着的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各种诱惑当中,能不能够守住自己的本真性。这也是去年我们陈骏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所提出的“变与不变”的那句话的最本质的方面。而从大学来讲,我们要给同学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来你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拥有我们自己的生活,这个生活不追逐被制造出来的各种虚假的幻象,而是我们真实拥有非常快乐非常普通的存在。所以我想呢,大师们的很多故事有时候会非常离奇,有时候离中国的现实仿佛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他们在很多作品当中体现出来对生活的透视感对于我们走向知识走向生活,都是一剂非常好的良药,我想了一下,因为鲍德里亚会在我的书中被我讲得非常复杂,那本书无数人看了之后也是骂我的,我经常会把那种复杂的人写得更让人看不懂,所以在学术界也是名声不好,但是我想在这个面对本科生的课堂上,还是应该非常感性地把一个大师他所告诉我们的一些简单的道理,给一个基本的披露,然后如果有同学继续有这个兴趣可以通过我们翻译的一些鲍德里亚的原著和我的这本书,以及10月13号14号在仙林举办的鲍德里亚的国际研讨会,一起走进大师的世界。我想一下,可能应该就讲到这里,我们再留一点时间给同学们提问!谢谢!
 
(掌声)
 

  提问:经常有人说真实,是不是平时的这一切的真实都不可靠呢?是不是在现实中我们没有真实的依据呢?到底什么是真实呢?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既然我们所有人都脱离不了这个世界,脱离不了这个商品市场,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那么是不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就只能这样痛苦地接受呢?谢谢老师。


  解答:谢谢你的提问,我们从后面一个问题开始说,就是实际上,中国这30年的发展,应该是世界有目共睹的、飞速的、财富的增长,小平同志领导中华民族走的这条道路是正确的,这一点我们坚信。但是我们不能消极避世。比如说,我们干脆去做和尚,去庙里面壁,我可以逃离这个现实社会,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我们所主张的一种观念,我个人的想法是,我们应该投身于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的过程当中,在艰巨感当中进入市场过程。是不是不要钱?在市场过程当中,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不会把自己变成一个追求金钱的机器,这是从大师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给我们的告诫当中我们能做到的事。第二点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好的方面,我不赞成因为它不好,因为它必然存在,因此我们都变成经济动物。而是我们应该积极地努力将不公平变成公平,在我们每个人手里很少的一点努力当中改变这个世界,所以我想这是在我们大学教育当中我们应该给每位同学这样一种入世的积极的态度。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呢?实际上不应该给一个现存的答案。因为很多大师在说真实消失的时候,是在他们特有的一种学理的层面上,但他并不否认在现实生活当中、常识当中普通的真假,他讲的不是这个意思。他的意思是,我们追求的那个终极的价值观的真实。因此拉康说:什么是真实?真实是那个假装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完人的过程当中失败的那一瞬间,真实就出现了。所以真实本身没有一个具体的,给它的一个结论性的定义,真实在不同的层面要有一个不同的感觉,而大师所讲的真实的终结,是在他们的欧洲社会很发达很高的一个追求的层次上的。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当中,对我们只是一个告诫而并不是让我们对真实对真理丧失全部的理念,对科学真理和科学认知不产生任何的动摇性。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听这些观点的时候,不管是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包括所有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我经常会讲一句话,千万不要信以为真。就是老师所讲的所有的东西你一定要批判地汲取,对你的学业对你的生活有益的部分。包括鲍德里亚、马克思、拉康,对你生活有益的成分去汲取,而绝大部分要在一个批判和反思的过程当中去审视它。


  提问: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今天的观点是一个批判性的观点,但是我最近在研究这个菲斯克对大众文化的思想就是他有一种双重聚焦式的理论,就是说当资本家在制造这种商品来控制大众的时候,大众也有一种游击式的抵抗。所以根据这种观点来看虽然是大众生活在这样一种被资本主义收编的现实当中或者说有这样一种恐惧,但其实也是乐在其中的,就是其实也并不像电影中所表现的那么悲观,是不是这样?谢谢您。


  解答:菲斯克的书,我也翻过,实际上,他基本上也是批判性的,因为他是属于左派思想家。你刚才讲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个乐在其中,用的不是特别准确。乐在其中实际上也就是刚才那位同学讲的,我们也就随着大众的过程去沉浮或者说是屈从这样一个观点。你刚才讲的是对的,实际上,鲍德里亚包括拉康或者说包括马克思到后现代主义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家的观点,他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明白如何可以消解对我们的支配。消解从何而来?就在于自觉性。所以电影的目的并不是耸人听闻地去说世界的毁灭,而是让我们去知道我们被控制,才有了你刚才所讲的民众本身所起来的消解。所以说像鲍德里亚这样的一些思想家的这样一种思想,在中国的思想界里传播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我说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个不仅是费斯克、拉克劳、墨菲包括《帝国》的作者奈格里和哈特在他们写《帝国》和《大众》这两本书中就专门来探讨民众如何来冲破资本逻辑对所有人的这样一种控制和奴役的过程。产生一种和过去十月革命的一种不一样的战略,新的一种消解霸权的战略,就是有非常多的一批文献,当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一个主题。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在看一下这个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提问,情境主义国际有一句口号,叫“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这如何理解?


   解答:好,谢谢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德波的景观社会里面提出的这个观点,实际上他们用了列斐伏尔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原话叫做,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这句话实际上不难理解,事实上艺术的本质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陌生化和剧作化的产物,在日常生活里面一个非常普通的场景一到了剧作上,他会通过一个艺术的夸张变形重新震撼我们。实际上,情境主义国际里面,相当多的艺术家都是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包括像《日常生活革命》,《日常生活实践》等书中,他们用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一个词我印象很深,叫异轨。就是火车的轨道突然让它分岔转入另外一个轨道。所以我们会想到,在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前期,和摇滚乐和吸毒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个就是反文化运动。就是一群大学生跟他们的教授一块在原始生活当中,大家都不修边幅,然后过群居生活,为什么呢?排斥现代文化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一种表示,我过去上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美国小说,叫做《奇境》,很真实地反映了这样一个状况。那么,鲍德里亚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实践至上的革命者,但是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就是他自己对自己的概括。他后来说,怎么去破坏这样一个物的体系或者说母体,就是电影当中的母体,当然电影的第二部和第三部离他就很远了,他后来说“我是一个制造病毒的人”。他用这个观点来形容他的革命策略,因为在现代性的对人的控制当中,他已经讲了是符码的生产和拟像,他最重要的部分从基础的生产的序列化一直到符号的编码,他甚至说社会是什么?社会是编码的建构,因此有序性是对我们控制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他说“我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制造病毒”。当然制造病毒是一个抽象的说法,这里面包括什么呢?他写的书,对这些问题的揭露,也是一个暴露,就是让你知道你那个程序是一个什么过程,你对人的压迫和控制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让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我们就会去抵制。就像刚才一位同学所讲的民众开始消解,开始来抵抗,而现在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全世界上实际上也不光是劳动者包括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所发起的占领运动,其观点非常明确就是 99%和这个1%的斗争。就是占领运动。所以这个他自己不是一个实践家而且他也不介入那个具体的激进的革命活动当中。像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拉克劳、墨菲和奈格里,后者本身就是意大利这个激进主义或者我们叫做恐怖主义分子的后台老板之一。所以,他写《帝国》那时候还在监狱里,他们是直接参与革命的。所以在这个方面,你可以看一下鲍德里亚,但是他很多东西是寓言性的,像《完美的罪行》这样一些书,你在看的时候,他不是直接在讲一个具体的东西,它通过一种文学性的、意向性的故事来说明一个他想表达的观点,实际上他就是讲刚才我们同学提到的真实是如何被杀死的,而且我们把真实存在杀死的时候,我们都有不在场的证明,因此对真实存在的杀戮是一次非常完美的谋杀,就是没有任何在场证据的谋杀,让我们自己的真实存在丧失了。但是,这些阅读都需要通过一个非常细致的文献的准备才能进行。


   (今天的讲座就到此结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讲座后继续与张老师交流。下面请同学们再一次以掌声感谢张老师今天的演讲。)